版权和专利什么区别
类别 | 版权 | 专利 |
---|---|---|
保护对象 |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比如小说、绘画、音乐作品等 | 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
保护期限 | 一般情况下,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
申请方式 | 版权一般自动产生,不需要经过特别的申请程序(但进行版权登记可以作为权利证明) | 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经过审查等一系列程序,符合条件才能获得授权 |
权利内容 | 包括人身权利(如署名权等)和财产权利(如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 | 主要是独占实施权,即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 |
侵权判定 | 主要看是否未经许可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独创性表达 | 判断是否落入专利的保护范围,需要对比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 |
版权和专利:差异几何?
-
从保护对象来看,版权的范围很宽泛,它守护着人类智慧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绽放的一朵朵创意之花。像我们平时看的精彩小说,作者用独特的文字组合构建出一个奇妙世界,这就是版权保护的对象;画家笔下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绘画作品,同样在版权的羽翼之下。而专利聚焦于发明创造。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比如新的药品配方、新的生产工艺;实用新型则更侧重于对产品的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像一些小巧实用的家居小发明;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等结合作出的富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比如新颖独特的手机外观。
-
在保护期限上,版权有着特殊的规定。作者的人身权利部分往往是永久保护的,比如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永远归作者所有。而财产权利方面,一般在作者去世后还会保护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确保了作者及其继承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从作品中获益。专利的保护期限相对明确且有限,发明专利权能维持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相对更短。这是因为专利技术往往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较短的保护期有助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传播。
-
申请程序差异明显。版权很“随性”,作品一旦完成,版权就自动产生了,就好像作品诞生自带的“身份证”。不过,为了在后续维权等方面有更有力的证据,很多人会选择进行版权登记。专利可就没这么“洒脱”了,必须老老实实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从新颖性、创造性到实用性等多方面考量,只有各项条件都符合了,才能拿到专利授权证书,这个过程可一点都不简单。
-
从权利内容和侵权判定角度来讲,版权的权利丰富多样,涵盖了人身和财产多个维度。作者可以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是否允许他人复制发行等。而专利最核心的就是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的独占实施权。侵权判定时,版权看的是是否未经许可使用了作品的独创性表达;专利则是仔细比对被控侵权对象与专利权利要求书里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或等同,以此来确定是否侵权。总之,版权和专利虽然都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